北师大李小龙教授推荐庄子进阶读本
《庄子》
【五点说明】
一、我们的推荐尽量选取当下可以购买或借阅到的版本,古籍版本对普通读者而言很难取阅,不再涉及。
二、我们的推荐仅止于文献角度的描述,至于阅读经典的方法以及深入的阐释则不阑入,相信经典总会用各种方式照耀每一个人。
三、我们在推荐某一经典文献时,将所荐之书依次分为童生、秀才、举人、进士,只是用有趣的方法排序,如果您不喜欢,可以默认为甲乙丙丁甚至天地玄黄之类。
四、我们无意轩轾所荐诸书,使用上述排序只是面对层次之不同。一般来说,排序越前,则对经典的解释越单纯;排序越后,则提供的阐释可能越复杂多维。选读任一层面的推荐,均有关兴趣,而无关学力。因为或许有人想要知道证明过程,以及历来之歧解,以便检验疏解之成色;但有人却只需要知道一个明确的结论。
五、我们会在每一期推荐书单中,标出其中一种,作为这一期的“最佳读本”——如前所言,这并非“最好”的读本,因为本来也不存在这样的读本,而是在当下的文化环境及读本资源中,其既不会因为坚持学术追求而繁琐枯燥,也不会因为投大众之所好而浅薄多谬。
按:上一期推荐的《论语》,最佳读本为杨伯峻先生的《论语译注》。
一、童生读本
1、《庄子》(中华经典藏书),孙通海译注,中华书局2016年版。
推荐理由:此书以中华书局版《庄子集释》为底本,稍有改动;此外亦参考了陈鼓应先生《庄子今注今译》与陆永品先生《庄子通释》,每篇有题解、注释与译文,可以参照阅读,浅而有法。另,此书对《庄子》各篇采取了不同的选文方式:内篇全文录用,外篇与杂篇则多为选录,此则稍有不足,然于一般读者而言,也够用了。
2、《庄子浅注》,曹础基注,中华书局2007年版。
推荐理由:此书正文以中华书局版《庄子集释》为底本,每篇之首有说明,以概括每篇之大意——此点颇为重要,以《庄子》之文汪洋恣肆,读者多眼花缭乱而不明其理路。除篇首说明外,每篇亦分若干部分,每部分之后亦有说明文字,总之,颇便理解原书思想。注解多参考历来注释材料,亦或所上下文略加串解。总之,注释虽“浅”,然亦简要清晰,且注重概括,便于入门。
二、秀才读本
3、《庄子纂笺》,钱穆笺,三联书店2010年版。
推荐理由:钱氏于此书序目中言:“古人注书,不失之繁委,即陷于枯燥。惟朱子《四书集注》,虽亦荟萃诸家,网罗群言,而体尚简要,辞贵清通。尤能于训诂考据、义理、文章三方兼顾,使读者就注与本文一贯读之,情味醰醰。本书窍慕其例,所谓‘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’者也。”(按:本书序目评骘注庄诸书,颇为精当。)故其书以简驭繁,实有功力。其能以二十万言之篇幅全录正文,并博采古今注庄者逾一百五十家,融会贯通,确属不易。然古书之注,繁之于简,各有其当,简者虽欲“斟酌选择,调和决夺,得一妥适之正解”,然究何为正解,实亦难论,既加精择,则遗珠难免。
4、最佳读本:《庄子今注今译》,陈鼓应注译,中华书局2009年修订版。
推荐理由:此书正文以中华书局版《庄子集释》为底本,以其校勘精审可据(参下文),全书最用功力者为注释,其注体例极善:先以白话注释原文,既浅显易懂,又简要清楚;后列古人相关注解为参考,既明前注之沿创,亦提供不同之角度以供参酌,以此方式调和繁简之矛盾。此外,注者视野甚广,注解材料除采用古今之注外,还参考了英文与日文有关《庄子》之著述。本书每篇之前另有题解,对本篇全文提要钩玄,极为精当;每篇又分不同段落,以序号标明,亦极清楚;每段之后再附译文,以助阅读,译文亦准确清通。
三、举人读本
5、《庄子注疏》,郭象注,成玄英疏,中华书局2011年版。
推荐理由:《庄子》一书于魏晋之时极为流行,当时注者颇多,而以郭象之注最为流行。郭注据称为剽窃自向秀《庄子解义》者。钱穆先生称“向、郭皆曲学阿世,有违庄生本意……然向、郭要为代表魏、晋玄学清谈之大宗,学者治庄书,亦当专治郭注”,所论甚洽。至唐又有道士成玄英为郭注作疏。二者要为《庄子》传世注本之基础,故虽后世全备之注本均将此全文收录,然仍有单列之必要。欲读最传统之注庄者,当读此本。
6、《庄子集解》,王先谦集解,中华书局2012年版。
推荐理由:此书之成,晚于郭庆藩《庄子集释》,故其所采本当较郭书更为丰富。然王氏此书,力主简要,其体例稍类前举钱穆之《庄子纂笺》,虽亦采录一些清代学者之考证,然尚难称精审,实与“集解”之名未能相符,不过条理清晰,颇便初学而已。另,中华书局出版此书后,均附刘武《庄子集解内篇补正》,其书乃病王氏《集解》虽“简明便读,然其所集,过于疏略,且多舛谬”,“爰就王集,加以葺理,期救斯弊,于其疏者补之,谬者正之……使学子读之,既明其文理,复晓其文法”,故其书资料丰富,且极重文章之文法,亦可参考。
四、进士读本
7、《庄子集释》,郭庆藩集释,中华书局2016年版。
推荐理由:在清代学术氛围影响下,不少学者欲整合一书之注解而为传世之书,郭庆藩《庄子集释》便是这样一部集成之作。其书全录了郭象注、成玄英疏和陆德明音义,则有此一书,《庄子》历代最基础的注疏成果便可一览无余。此外,郭氏更重要的贡献是引录了清代学者王念孙、王引之、俞樾等人的训诂考证(然王叔岷先生曾指出,郭氏征引高邮王氏父子直接训释《庄子》成果时注出姓名者仅三十五条,其余间及《庄子》者极多,却为郭氏据为己说),兼及校勘家如卢文弨的校勘成果,并附有其叔父郭嵩焘及注者自己的意见,资料非常丰富——当然,有人说“没有广泛地采集宋明以来阐释《庄子》思想的各家见解”,其实并不为病,因为宋明以来的阐释多重义理,尤其是以佛释庄,对于从最基本的角度读懂庄子而言,反有治丝益棼之弊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此书确为历来治庄的集成之作。另外,此书《庄子》正文原据黎庶昌《古逸丛书》覆宋本,然校刻有未精处。中华书局本由王孝鱼先生点校,重新据《古逸丛书》、《续古逸丛书》影宋本、明世德堂本等加以校正,则于校勘方面最可依从(这也是前述诸本多以此为底本的原因),则《集释》之行,王氏亦为功臣。
8、《庄子补正》,刘文典补正,中华书局2015年版。
推荐理由:此书体例与郭庆藩《庄子集释》颇类,亦全录郭象注、成玄英疏及陆德明音义,同时广泛征引王念孙、王引之、卢文弨、俞樾等人的考证结果,当然,因成书较晚,故又可吸收郭庆藩、章太炎、刘师培、马叙伦等人成果,故在某些细节上因有后之学者之研究而较郭书更进一步,刘氏于各条亦多有按语附后,亦有发明。
9、《庄子校诠》,王叔岷校注,中华书局2007年版。
推荐理由:王叔岷于三十余岁时,即出版《庄子校释》一书,至七十余岁,方重新拟定《庄子校诠》之目,重为疏解。其于郭注及成疏,用钱穆《庄子纂笺》之例,“仅撷取其较切实者,或须辨正者。盖郭义玄深,别成体系;成疏又益以佛理,不尽符《庄子》之旨”。但钱书“力求简要”,然“太简要仅便于直接了解《庄子》本书字句”,所以王注引用旧说,除郭注、成疏外,力求其详,“意在便读者知旧说之所以然”,且于旧注,析其渊源,论其得失——若将郭氏《集释》视为历代注庄成果之汇集,则王氏《校诠》当为历代注庄成果之清理。
10、《庄子纂要》,方勇辑,学苑出版社2012年版。
推荐理由:此书共八册,篇幅极巨。前六册以《古逸丛书》所收覆宋本唐成玄英《南华真经注疏》为底本,全录《庄子》原文,前有题解;正文分段,每段原文后依次为“笺注”、“点评”、“分解”、“校勘”,分别辑录历代庄子文献资料中的名物训诂、文学鉴赏、义理阐释和原文校勘等相关文字;篇末另设“总论”,将历代学者对全篇之评辑入其中;最后再附“论文辑目”,汇辑近百年间学者发表之《庄子》论文目录;后二册为《庄子诗文序跋汇辑》,从历代文献资料中辑出与庄子有关的序跋及诗文。是书以数百万言之巨,辑录资料极为丰富,是其所长,且以“笺注”、“点评”、“分解”、“校勘”分列,以笺注汇集训诂材料,点评汇集评论材料,分解注重义理阐释,校勘专业文字异同,亦颇允当。然亦有疵处:“论文辑目”及《庄子诗文序跋汇辑》之设既费篇幅,又乱体例,均当另成一书。
李小龙,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,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。出版作品有《中国古典小说回目研究》、《墨子译注》、《武林旧事校注》、《千字文全解》、《论语全解》、《西湖梦寻注评》、《夜航船》整理本等。